“群”眾扶貧助學
是啥?
“群”眾扶貧助學倡議書
為切實緩解貧困學子“燃眉之急”,不讓一個低收入農戶子女因為學費問題而失學。自2016年起,由宿遷市扶貧辦、團市委、市級機關工委、市教育局、市總工會、市慈善總會等多部門共同發(fā)起和參與的“群”眾扶貧助學活動。三年來,共募集5880.94萬元助學資金,資助低收入家庭大一新生8854人次,幫助他們解決了從家門到校門的第一筆費用。可以說扶貧助學不僅是學子的希望工程,也是社會人士的愛心工程,更是黨委政府凝聚民心的民生工程。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眾善眾舉,圓夢大學”,目的還是通過活動開展,激發(fā)全社會的愛心善舉,并整合各種渠道的助學資金,切實解決低收入農戶學子的現(xiàn)實難題。
那么,
哪些學生可以申領?
每人能領取多少錢?
要向哪個部門申請?
如何做到一個不“落”的?
我可以通過什么途徑進行捐款?
……
不急!
挨個看!
資助對象
全市“十三五”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和城市低保家庭中,以今年新考入全日制本科院校、??疲ǜ呗殻┰盒5拇髮W新生為主,兼顧初高中畢業(yè)后復讀生、中高考落榜后愿意參加職業(yè)技能培訓學生、大學畢業(yè)后參加就業(yè)指導與創(chuàng)業(yè)培訓以及其他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在校就讀子女。
解讀:
2018年將城市低保家庭大學新生納入資助范圍,既是教育扶貧內容的延伸和拓展,也是統(tǒng)籌解決城鄉(xiāng)貧困問題的探索和實踐。2019年,進一步延伸了資助對象范圍,從捐助的資金中切塊,專門資助初中、高中畢業(yè)后選擇復讀的貧困學生,中高考落榜后愿意接受職業(yè)技能培訓的貧困學生,大學畢業(yè)后給予就業(yè)指導與創(chuàng)業(yè)培訓等,相關資助標準正在制定之中。通過此舉,將實現(xiàn)從義務教育與職業(yè)教育相結合、畢業(yè)與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相銜接的長期資助體系,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決因學致貧、因學返貧問題。
資助標準
根據(jù)新生錄取批次、學校隸屬管理關系、教育階段不同,按照《市政府關于建立低收入農戶子女扶貧助學制度的意見》(宿政發(fā)〔2016〕116號)有關規(guī)定,對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家庭今年新考入全日制本科院校、??疲ǜ呗殻┰盒W优枰再Y助,城市低保家庭子女參照執(zhí)行。上述兩類家庭中初高中畢業(yè)后復讀生繼續(xù)享受原資助標準,參加職業(yè)技能培訓學生、大學畢業(yè)后參加就業(yè)指導與創(chuàng)業(yè)培訓的資助標準另行制定。
解讀:
資助金額上,總體上按照本科生每人每年5000元、??粕咳嗣磕?000元標準資助,今年新考取的本科生、??粕謩e再給2000元和1000元一次性補助。
考慮到我省對考取省屬及省內各設區(qū)市屬高校的學生實行免學費政策,按照資助政策不重復享受的原則,這一類考生只可申領2000元或1000元的一次性補助,相關部屬高校名單會后我們會通過宿遷教育門戶網(wǎng)、宿遷手機臺等媒體進行公布,確保應助盡助。假如建檔立卡考生A今年考取部屬高校東南大學本部本科,今年可以申請到7000元“群”眾助學金,后三年每年可以申請到5000元。如果考生A今年考取了揚州大學本科,學校歸省管,因享受了省屬高校的免學費政策,故只能申請到2000元的一次性補助。
如何申請?
貧困家庭大學生向哪個部門申請“群”眾扶貧助學金?需要提供什么材料?開學前能領到嗎?
解讀:
對于農村建檔立卡一般貧困戶、低保家庭應屆大學生,分別由鄉(xiāng)鎮(zhèn)扶貧辦、民政部門負責逐一通知符合條件的大學生,提供身份證、高校錄取通知書即可,并按照要求填寫申請表。
對于城市低保家庭應屆大學生由街道民政部門負責逐一通知符合條件的大學生,提供身份證、高校錄取通知書、以及城市低保卡,并按照要求填寫申請表。
縣區(qū)扶貧、教育、民政部門對申請信息和考生實際考錄情況進行比對,保證符合條件的“一個不落”,并按上述規(guī)定確定發(fā)放金額。由縣區(qū)財政部門在各錄取批次學生入學報名前,分批次將資助金一次性打入低收入農戶或城市低保戶“一折通”,部分參加市、縣級發(fā)放儀式的學生當場發(fā)放;以上是應屆大學生申請“群”眾扶貧助學金的受理部門和需要提供的材料,其他在讀農村建檔立卡大學生享受資助的程序和條件,按市政府有關文件辦理。
如何做到一個不“落”的?
有些農戶不在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生活,可能不太了解“群”眾扶貧助學活動政策,請問政府是如何做到讓所有在受資助范圍的學生都能夠享受到資助的?
解讀:
為了確保所有在受資助范圍的學生都能夠享受到資助,主要采取市級數(shù)據(jù)比對、縣(區(qū))級通知的方式,具體就是:首先由市教育部門牽頭負責,扶貧、民政部門配合,將全市高校錄取信息與“十三五”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和城市低保家庭信息相對比,分批次認定今年新考入全日制本科院校、專科(高職)院校的大學新生,將學生名單反饋到相關單位;然后由學生戶籍所在地的扶貧、民政部門將資助信息通知到每位學生,告訴他如何辦理,確保無一遺漏。
如何捐款?
宿遷“群”眾扶貧助學活動開通了線上線下兩種募捐方式:
一方面,通過騰訊公益樂捐平臺,在全市發(fā)起了包括沭陽、泗陽、泗洪、宿豫、宿城、開發(fā)區(qū)、湖濱新區(qū)、洋河新區(qū)及市級在內的9個公益募捐項目,市民只需要通過微信“掃一掃”識別相關募捐主體的二維碼(比如市級的,就掃市級的二維碼,沭陽縣的就掃沭陽縣的二維碼),點擊“我要捐款”,輸入想要捐贈的金額,選擇支付方式即可完成捐贈。如果您想以單位、團體名義捐贈,還可以點擊“邀請好友一起捐”按鈕,發(fā)動更多的愛心人士參與募捐活動;
另一方面,為了更加方便市民就近捐獻愛心,市政府扶貧辦、團市委組織了近100名扶貧志愿者在大潤發(fā)超市、宿遷長途汽車站、幸福中路、府苑小區(qū)南門、萬達廣場、中醫(yī)院等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段設立10個流動募捐點,愛心人士可在7月26日至8月10日,每天16:30—19:00選擇就近的募捐點捐獻愛心款,現(xiàn)場所募捐的助學資金,我們會在當天進行登記匯總,并直接匯入市慈善基金會賬戶,確保讓市民的每一分愛心捐款都能如數(shù)的發(fā)放到貧困大學生手中,也希望更多的市民加入到我們募捐志愿者隊伍中來,為幫助貧困大學生奉獻一份力量。
時間安排
整個活動從7月25日啟動,到9月初結束,分四步穿插進行:
一是發(fā)動募捐(7月25日—8月18日)。市里“‘群’眾扶貧助學”活動新聞發(fā)布會后,各縣(區(qū))要分別組織啟動儀式或新聞發(fā)布,廣泛發(fā)布活動倡議書,利用各主流媒體、新媒體和戶外廣告進行密集推送和宣傳推介,廣泛發(fā)動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愛心人士踴躍捐款,采取微信掃碼、現(xiàn)場籌集現(xiàn)金和轉賬匯款支付等方式募捐。
二是認定對象(7月25日—8月30日)。各縣(區(qū))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進行認定,由教育部門牽頭負責,扶貧、民政部門配合,分批次開展符合條件的大學新生信息比對;以鄉(xiāng)鎮(zhèn)、街道為單位通知學生填報申請表,建檔立卡一般貧困戶子女由戶籍所在地扶貧部門負責,建檔立卡農村低保和城市低保戶子女由戶籍所在地民政部門負責,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將公示無異議后并審核通過的申請表、匯總表按貧困戶屬性分別報送縣(區(qū))扶貧、民政部門,由縣(區(qū))扶貧、民政部門匯總審核后,交至教育局審核確定受助學生。其他教育階段資助對象按照《關于進一步做好教育扶貧工作的通知》(宿扶辦〔2018〕6號)要求認定。
三是發(fā)放資金(8月18日—8月30日)。根據(jù)比對、申請、審核、公示后確定的低收入農戶大學新生名單,由各縣(區(qū))通過農戶“一折通”,在大學新生入學前,根據(jù)不同入學時間,分批次一次性全額發(fā)放到位。資金結余部分可用于其他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在校就讀子女。
四是總結完善(8月31日—9月5日)。各縣(區(qū))在活動結束后要及時做好總結完善工作,跟蹤低收入農戶和城市低保家庭大學新生報到情況,確保享受資助的新生全部入學,助學金發(fā)放情況由各縣(區(qū))教育部門負責及時錄入“陽光扶貧”監(jiān)管系統(tǒng)。9月5日前,各地把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報市政府扶貧辦。
相關要求
(一)統(tǒng)一部署、上下聯(lián)動。“群”眾扶貧助學活動在全市范圍統(tǒng)一開展、同步啟動,各地要參照市級工作機制,成立活動專項機構,制定具體活動方案。市和縣(區(qū))、含開發(fā)區(qū)、新區(qū)兩級分頭組織,各自建“群”,形成全市“一盤棋”。政府與社會,單位與個人,市直與縣(區(qū))三個層面,在活動形式上、資金籌集上、資助管理上、品牌標識上步調一致、統(tǒng)一行動、協(xié)調推進。
(二)廣泛宣傳、擴大影響。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和微信、微博、廣告推送、志愿行動等形式擴大活動的知曉面和參與面,通過多種形式進行推廣,公交車及站臺貼出倡議書和二維碼,激發(fā)社會公眾的愛心,形成全社會參與的濃郁氛圍。所有參與同志身穿文化衫,散發(fā)倡議書,組織開展進機關、進企業(yè)、進社區(qū)、進廣場等上門推廣服務,讓每個人隨時隨地,動動手指就能獻出愛心。
(三)守住底線、規(guī)范操作。任務不攤派,和以往一樣,此次捐助活動是公開透明自愿。捐款不是政治任務,可以搞動員而不能搞“攤派”,行動靠自覺、捐款靠自愿,多少不限。資助不遺漏,要確保所有低收入農戶、城市低保家庭大學新生資助沒有遺漏,所有符合資助條件的學生一視同仁、一分不少給予資助。開學前助學金發(fā)到位。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群”眾扶貧助學倡議書
廣大市民朋友們:
龍門魚躍償夙愿,金榜題名看今朝。在這個本該收獲喜悅的季節(jié)里,有這樣一群學子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然而許多優(yōu)秀的寒門學子卻因家境貧寒,承受著同齡人不曾體會的痛苦。他們手捧金燦燦的錄取通知書,卻跨不進理想校園的大門……對他們而言,能改變自己命運的大學夢似乎只有一步之遙,卻又相隔千里。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您的善行,將會點燃他們未來噴薄的黎明。
為解決貧困學子上學難問題,市委、市政府自2016年起,連續(xù)三年開展“群”眾扶貧助學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累計募集社會資金5880.94萬元,幫助全市8854名大學新生懷揣著夢想走入大學校園,受到貧困大學生、低收入家庭、愛心人士等社會各界廣泛稱贊。
愛心為夢想插翅,青春隨希望起航。為了幫助2019年新入學貧困學子等困難群體圓夢大學,我們倡議全市各界共同參與,開展助學。請拿起您的手機,通過微信掃描下方的二維碼進行捐資,或到我們在市區(qū)設立的現(xiàn)場募捐點直接捐資,或匯款到市慈善總會的捐贈賬號(帳號:497558209310,開戶行:中國銀行宿遷城中支行,轉賬時請注明“扶貧助學活動”)。同時,我們將對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企事業(yè)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分別授予愛心企業(yè)、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群策群力扶貧濟困,眾善眾舉圓夢大學,讓我們共同伸出援助之手,用大家的愛心為貧困學子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宿遷市政府扶貧工作辦公室
中共宿遷市委市級機關工委
宿遷市教育局
共青團宿遷市委
宿遷市慈善總會
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