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jié) 宿遷田野鄉(xiāng)間處處好“豐”景
2023年10月14日08:3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眼下,正是豐收的季節(jié),在宿遷市田野鄉(xiāng)間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糧農們趁著有利天氣,搶收玉米、大豆等農作物。
玉米大豆“手牽手”“一田雙收”新賺頭
在沭陽縣章集街道千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玉米、大豆籽粒飽滿,長勢喜人,田間,收割機正忙著搶收。種植戶秦浪是第二年采取玉米大豆復合種植模式,今年種植面積1072 畝,因為管理得好,收益明顯高于去年。
種植戶秦浪說:“如果效益好的,一畝玉米不減產,多長一茬豆,玉米大概能賣1500塊錢(每畝),大豆能賣大概在三四百塊錢(每畝),整體大概2000塊錢(每畝)以內,加上補貼還是比單種高產,整體今年效益比去年要強不少,每畝最少多賣400塊錢左右?!?/P>
據了解,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擴種大豆和油料的重要指示精神,農業(yè)農村部在深入考察研究的基礎上,從去年開始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這種模式充分發(fā)揮了大豆和玉米在同一生長季節(jié),適宜套種的優(yōu)勢,每畝玉米產量相當,但可增收大豆100到150公斤,大豆還有固碳培肥的功能,每畝地可減濕存氮4~6公斤,是一種綠色高效種植模式。
沭陽縣章集街道農村工作局負責人王慶東說:“通過種植戶精心管理,我們的產量與去年相比增幅25%,達到了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種植模式深受廣大種植戶的喜歡。同時,我們也享受到每畝地320元的政府補貼?!?/P>
現場,來自農業(yè)農村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江蘇省農業(yè)技術推廣總站等相關專家還進行田間實收測產。
江蘇省現代農業(yè)特糧特經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陸大雷說:“沭陽的測產結果,玉米是達到了500.86公斤,大豆畝產是132公斤。應該說總體上今年是一個豐收的年景?!?/P>
宿遷市今年一共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18.3萬畝,截至10月11日,已經收獲7.2萬畝,預計玉米單產在428.2公斤每畝,同比增加47公斤,大豆單產118.4公斤,同比增加10.2公斤。
市農業(yè)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銀燕說:“ 我們也將對今年的種植情況進行總結,進一步熟化技術模式,為明年的推廣成功打下堅實基礎。”
泗陽:千畝大豆忙收割
除了玉米大豆復合種植,在泗陽縣穿城鎮(zhèn)王圩村,種植戶劉文的千畝大豆地里,一串串豆莢也已經掛滿枝頭,種植戶正安排機械全力搶收。
種植戶劉文說:“鄆豆1號,今年種了一千多畝,因為鄆豆1號含蛋白質高一點,價格比華豆14高一點,畝產五百多公斤,今年的收購價在兩塊七左右一公斤?!?/P>
據了解,泗陽縣今年大豆種植面積5.8萬畝,產量較好,經省、市有關專家對其進行實產驗收,最終結果為每畝234.8公斤。目前,種植大戶正利用晴好天氣進行大豆搶收,全程機械化作業(yè),確保秋糧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泗陽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付立冬說:“一是適應市場需求,大力推廣高產、高蛋白大豆品種,二是把控關鍵環(huán)節(jié),盡心盡力做好技術服務,三是狠抓“一噴多促”產量提升。四是做好社會化服務工作,提高效率與作業(yè)質量,為農戶省工、節(jié)本、增效?!?/P>
據了解,今年全市大豆種植面積24.8萬畝,超過審定任務的1.3萬畝,目前我們已經收獲了16.6萬畝,預計10月中旬將收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