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殘疾預防日:預防先天性殘疾 主動篩查避風險
2023年08月26日08:55 來源: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殘疾人的數量每年增加近百萬,做好殘疾預防工作,對社會的文明和進步都具有重要意義。那么,我們該如何預防先天性殘疾?如果出現殘疾,又該如何早發(fā)現早治療呢?
市民王女士說:“出生三天之后,采足底血,然后就查出基因問題,先天的那種聽力障礙?!?/P>
市民王女士的侄女今年四歲,患有先天性聽力障礙。其實,王女士的哥哥和嫂子都是聾啞人,原本在懷孕3個月產檢時,可以通過羊水穿刺,排查孩子是否聾啞,但是因為他們的疏忽,忘記做這項檢查,等到孩子出生時,才發(fā)現患有聽力障礙。
市民 王女士說:“6月份的時候就去開始干預,然后帶助聽器,去培訓的地方,做語言的培訓,聽力的培訓。植入了耳蝸,然后另外一只耳朵會戴助聽器,和正常人基本上零障礙交流。”
專業(yè)人士介紹,導致先天性殘疾的常見原因有近親婚育、遺傳因素、子宮內發(fā)育缺陷等因素。市民在婚前、孕前及早孕期,就要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規(guī)避新生兒先天性殘疾的風險。
宿遷市婦幼保健院主任醫(yī)師 王敏俠說:“計劃懷孕的婦女,如果患有先天性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要先積極治療。其次,孕期要謹慎用藥。備孕婦女應當從孕前三個月開始,每天服用0.4毫克的葉酸,至少服用到懷孕三個月以后,降低胎兒神經管畸形的缺陷?!?/P>
整個孕期應當至少接受5次產檢,有異常情況者應當增加產前檢查次數。
宿遷市婦幼保健院主任醫(yī)師 王敏俠說:“超聲產前檢查最佳的篩查時間是22到24周,如超聲篩查提示有胎兒結構異常,應當及時到醫(y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在孕12至22周,到醫(yī)療機構酌情選擇進行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35歲以上的孕婦,應當到有資質的醫(yī)療機構,進行產前診斷?!?/P>
在懷孕期間,孕媽媽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同時要保證足夠和均衡的營養(yǎng)以及運動。寶寶出生后,要做好新生兒疾病篩查,尤其是產后三天,可以去醫(yī)療機構進行腦癱的篩查。
宿遷兒童醫(yī)院康復科副主任 魏林穎說:“通過我們的專業(yè)人員,進行一個評估,如果我們覺得他的運動質量有異常,判斷他將來是不是有腦癱發(fā)生的可能性?!?/P>
除此之外,出生8個月時是自閉癥篩查的關鍵時間點,家長可以通過孩子平時互動的反應,依據“五不口訣”,初步判斷孩子是否存在自閉癥的可能。
宿遷兒童醫(yī)院康復科副主任 魏林穎說:“不看、不聽、不指、不說、不當。不看的話,就是我們沒有眼神的一個交流;不指的話,就是孩子自己不會指物品;不說的話,也是我們就診率最高的,就是不說話?!?/P>
一旦發(fā)現孩子身體出現殘疾,需要及時介入康復治療,家長要向當地殘疾人聯合會申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讓孩子早治療、早康復、早日回歸家庭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