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放心消費 / 正文

網約短租房亂象:不核實入住身份,房源資質問題多

2019年12月30日10:22   來源:新華網

  臨近新年,民宿等形式的網約短租房市場火爆。由于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在線選房、電子支付、密碼解鎖、拎包入住,房東和房客甚至可以無需見面,網約短租房這種“共享住宿”業(yè)態(tài)發(fā)展迅速。

  此前新華社記者曾調查發(fā)現,網約短租房領域存在入住登記、消防安全、房源資質等方面問題。近日,記者進行了追蹤調查,發(fā)現相關問題依然存在。

  多地網約短租房平臺仍未落實入住人員身份核驗責任

  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2018年我國共享住宿交易規(guī)模約165億元,比上年增長37.5%,房客數達到7945萬人;主要共享住宿平臺的國內房源數量約350萬個,比上年增長16.7%,覆蓋國內近500座城市。入住人員身份登記核驗漏洞問題在該領域一直存在。

  近年來,浙江、廣東、河北等地陸續(xù)出臺規(guī)范,要求相關網絡平臺核驗入住旅客身份是否屬實。部分網約短租房平臺也宣稱與警方合作,要在一些城市通過人臉識別技術與智能門鎖,對入住者進行身份驗證。但記者調查發(fā)現,相關漏洞仍然存在。

  記者曾于今年下半年兩次在網絡平臺“愛彼迎”預定北京短租房,繳費后房東僅向記者索要了身份證照片。直至第二天退房,沒有任何人聯(lián)系記者進行身份核驗。12月初,記者登錄同一平臺預定天津房間,網上付款后,只需向房東提供一個身份證號,即可直接憑密碼開鎖入住。

  日前,記者登錄小豬短租平臺向多名房主咨詢未帶身份證是否可入住,有房主表示“說一下身份證號就行”,還有房主表示“可發(fā)身份證照片”或“不需檢查身份證”。此后記者通過該平臺預訂了一處北京朝陽區(qū)房間,從付款入住到退房均未進行相關核驗。

  記者從警方了解到,網約短租房相關疏漏隱患不小。今年以來,安徽警方清查各類網約短租房506間,其中有涉黃涉賭窩點9處,共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40余人;在浙江、重慶等地,也曾有犯罪嫌疑人入住網約短租房。

  有網約短租房消防安全存隱患、房源資質問題多

  記者實地走訪發(fā)現,一些網約短租房內并未配備滅火器、防煙口罩等消防設備,一些地方還存在私拉電線等情況,極易引發(fā)火災。在北京,記者從小豬短租平臺上預訂房間所在小區(qū)建成于1999年左右。樓內設施陳舊老化,樓道燈光昏暗且堆放不少雜物。記者在該房內未發(fā)現消防應急設備和疏散示意圖。今年8月,鹽城警方在排查中發(fā)現多間網約短租房內沒有任何消防安全設施。

  平臺房源不合規(guī)情況也時有發(fā)生,非短租房、隔斷房等情況在平臺上均可見。記者通過“小豬短租”訂房,發(fā)現網絡平臺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記者在實地看到,該房在平臺圖片中原本的客廳被隔斷成2個房間,從其中一間內還能看到被隔出來的半個陽臺,屬被明令禁止的隔斷房??吹接浾邔Ψ吭窗踩硎緭鷳n,房東稱“有人來查就給你換房間,剩下的事我們來處理?!?/P>

  還有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他于今年7月底在“小豬短租”訂了上海一處短租房,但其實這是一處按規(guī)定不得短租的長租公寓。他因此被當地警方詢問,嚴重影響了旅游行程和體驗。

  據國家信息中心預測,到2020年我國共享住宿市場交易規(guī)模有望達到500億元,共享房源將超過600萬套,房客人數超過1億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應特別注意其中存在的治安、消防和隱私信息安全等方面風險。

  專家:“壓實”網絡平臺責任是破解治理難題鑰匙

  專家表示,當前相關領域治理難點集中在監(jiān)管依據、審核標準、平臺責任幾個方面。

  行業(yè)監(jiān)管依據不足、力度不夠。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研究中心主任薛軍認為,當前主要依靠電子商務法對網約短租房行業(yè)進行調整,范圍和力度明顯不夠。如對于平臺上房源類別的合規(guī)性監(jiān)管,就缺少住建部門制定的統(tǒng)一、權威的規(guī)范。而消防部門對網約短租房也缺少嚴格監(jiān)管審核的依據。

  依《河北省租賃房屋治安管理條例》規(guī)定,將網約房出租給無有效身份證件人員的,僅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力度顯然不夠。

  平臺審核不嚴,部分房東為牟利,縱容或從事違法違規(guī)行為。在天津、成都等地,房東告訴記者入住時隨便發(fā)個身份證號應付網絡平臺登記即可。對于核查責任,一些房東表示“不可能有人查的”。在北京,有房東稱網約短租房行業(yè)大都做“轉租”賺錢,為了“走量”多賺錢,其中還存在大量違規(guī)隔斷、改建情況,上傳平臺的照片中有不少是假的。

  平臺對強化安全責任措施或“甩鍋”或落實不力。小豬短租官網顯示,房客都會通過國家二代身份證驗證系統(tǒng)進行驗證,來確保房客的真實性。記者采訪了北京、天津、成都等多地房東,他們表示,由于并不與房客見面核驗證件,無法確定入住者身份?!皭郾擞逼脚_近期在官網房東守則中增加了要求境內外房客在入住前自行前往當地公安部門進行登記的內容。專家認為,如此規(guī)定無異于“甩鍋”。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邱寶昌認為,“壓實”網約短租房平臺責任是提升治理效果的關鍵。他建議,應提升建規(guī)立制效率,填補當前除電子商務法之外,民宿等各類網絡短租房在消防安全、建筑結構安全、人身安全、隱私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規(guī)范空白,建立起公安部門、旅游部門等監(jiān)管機構權責清晰、協(xié)調監(jiān)管的機制。明確平臺經營者、監(jiān)管機構、平臺商戶幾方責任,特別是要強化平臺運營者應承擔的審核、檢查責任。另外,平臺還應切實通過加大技術改造投入、提供技術升級補貼等方式,完成在人臉識別密碼鎖、身份證NFC開鎖等功能方面升級,保障平臺房源的安全性。

總共: 1頁   
作者:翟永冠 楊洋 王暉

西楚網新媒體矩陣

  • 頭條號
  • 鳳凰號
  • 百家號
  • 企鵝號
  • 網易號
  • 大魚號
  • 搜狐號
  • 一點資訊
  • 快傳號

南京厚建軟件 LivCMS 內容管理系統(tǒng)http://www.hogesoft.com 授權用戶:http://m.38w92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