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內政務 / 正文

頻現“世界首次”“國際領先”!江蘇交通重大工程屢獲第一

2020年12月31日09:18   來源:交匯點

12月30日,鹽通高鐵開通運營。鹽通高鐵開工建設以來,突破多項技術壁壘,其使用的箱梁技術和“縱移法”架梁技術均屬國內首創(chuàng),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放眼近年來江蘇重大交通工程項目,多項建設技術國內國際領先,頻繁刷新世界紀錄。

?

邵丹攝

多項技術在鹽通高鐵首用

鹽通高鐵在建設過程中形成一系列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持續(xù)推動我國高速鐵路技術和裝備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進一步完善了我國高速鐵路技術標準體系,助力中國鐵路更好地“走出去”。

鹽通高鐵采用了創(chuàng)新設計的新型簡支箱梁。中國鐵設總包事業(yè)部副總經理、簡統(tǒng)化接觸網授權專利者羅健介紹,這種梁較傳統(tǒng)箱梁梁高低了0.22米,使一孔箱梁輕了約100噸,可以節(jié)省大量鋼筋和水泥,具有較好的技術經濟性能。設計中通過BIM技術,直接服務于施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智能化、全自動化鋼筋加工工藝,提高了箱梁生產質量。

鹽通高鐵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線采用簡統(tǒng)化接觸網的項目。簡統(tǒng)化接觸網是由中國鐵設自主研發(fā)的創(chuàng)新成果,實現了簡約化、零件更加集成化,可減少30%以上的零配件數量,大大降低施工難度,縮短工程工期,并首次全部實現了接觸網零部件材質標準中國化。該成果初步形成體系完整、結構合理、先進科學、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接觸網技術體系,打造出具有自主品牌的技術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此外,裝配式橋面系、智能客站大腦、一體化綜合視頻云平臺等多項創(chuàng)新技術也在鹽通高鐵中應用,大大提升了自主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將鹽通高鐵打造成為助力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的精品工程。

?

邵丹攝

同類橋梁技術遙遙領先

“十三五”期間,依靠不斷提升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江蘇橋梁設計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創(chuàng)造了多項全國乃至世界第一。

主塔世界首次在大跨度斜拉橋上采用鋼混組合索塔,主梁世界首次采用了鋼-含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橋面板結構,北接線跨堤橋及濱江大道橋為世界首次采用節(jié)段預制拼裝法施工的波形鋼腹板連續(xù)箱梁……

12月24日,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正式通車,在鋼混組合、隧道設計、數字化建設等方面均有全國甚至世界“首創(chuàng)”。歷經3年多的建設,通車后的南京將成為南京擁江發(fā)展的新地標。

“五峰山長江大橋橋位地形符合修建懸索橋的條件,但是規(guī)劃預留了60多年,一直沒有能力和足夠的技術把握去付諸實施?!敝需F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副總工程師、五峰山長江大橋總設計師徐恭義說。

12月11日五峰山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拿下了世界上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世界上公路鐵路車道數最多、荷載重量最大的鐵路懸索橋,世界上主纜直徑最大的懸索橋,世界上陸地沉井基礎面積最大的懸索橋,世界首座采用板桁結合新型加勁梁結構的公鐵兩用懸索橋,世界首次在鐵路道砟橋面采用軋制不銹鋼復合鋼板,世界首次在正交異性板U肋與頂板之間采用全熔透焊接技術,七項世界第一。

今年7月1日通車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形成了65項專利、創(chuàng)造了14項新工法,在橋梁建造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五個“世界首創(chuàng)”,在我國乃至世界鐵路橋梁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一是實現千米級公鐵兩用斜拉橋設計建造技術世界首創(chuàng)。二是實現2000兆帕級強度斜拉索制造技術世界首創(chuàng)。三是實現1800噸鋼梁架設成套裝備技術世界首創(chuàng)。四是實現1.5萬噸巨型沉井精準定位施工技術世界首創(chuàng)。五是實現基于實船—實橋原位撞擊試驗的橋墩防撞技術世界首創(chuàng)。在世界上首次組織了原位船撞試驗,可實現3公里范圍防撞主動預警,有效保證橋梁和船舶安全。

不斷刷新隧道建設記錄

水下隧道建設技術被稱為地下空間開發(fā)結構工程技術的關鍵技術。通過隧道工程技術人員長期努力奮斗,尤其近5年來,江蘇在多項世界首創(chuàng)水下隧道的工程實踐中,最難、最大、最長等世界紀錄不斷被刷新。

由于地質條件復雜,南京和燕路過江通道曾被多位專家稱為“迄今長江上建設最困難的隧道”。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團隊在考察和研究南京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后,稱建寧西路過江通道的建設難度將“刷新和燕路過江通道”。

中鐵十四局集團建寧西路項目負責人牟政說,一方面,由于浦泗路至江北大道段需跨津浦鐵路及京滬鐵路,受控于南京北站選址等環(huán)境因素,建設難度較大。另一方面,這條過江通道在江底通過的地形非常復雜,尤其是盾構機將經過一條70米左右的地裂破碎帶,這是此前沒有遇到過的。

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南北分別連接江陰市和靖江市,全長約11.8公里。它是全國長度排名第二的長江隧道,中國內地最大直徑的盾構隧道,國內承受水壓最高的水下隧道。

“項目建設起點高、工程規(guī)模大、技術難度高、施工風險大?!笔〗唤ň窒嚓P負責人表示,技術部門重點將在高水壓大埋深超大直徑盾構隧道施工、質量工藝、綠色建造、智慧運維和生態(tài)環(huán)保等方面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努力將項目建成交通強國建設江蘇樣板標志性工程、中國高水壓大直徑盾構隧道建設創(chuàng)新工程、國際領先智慧建管養(yǎng)技術綜合應用品質工程、國際首創(chuàng)流動宜居環(huán)境空間的綠色隧道示范工程。

交匯點記者 梅劍飛 朱璇

總共: 1頁   
作者:梅劍飛 朱璇

西楚網新媒體矩陣

  • 頭條號
  • 鳳凰號
  • 百家號
  • 企鵝號
  • 網易號
  • 大魚號
  • 搜狐號
  • 一點資訊
  • 快傳號

南京厚建軟件 LivCMS 內容管理系統(tǒng)http://www.hogesoft.com 授權用戶:http://m.38w92y.cn